《一一》Yi Yi

《一一》Yi Yi : A one and a two
|2000|楊德昌 Edward Yang|174mins|

「你看到的我看不到,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。我怎麼知道你在看什麼呢?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?我只能看到前面,不能看到後面,這樣,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嗎?」

看完的當下五味雜陳,卻是到了隔天思考這篇才流下眼淚。

這是我第四部楊德昌,部部題材迥異,卻都有大師之撼的強烈後勁!在臺灣電影史上多線敘述現代人的社會,仍無人能出其右。

所有人物中最有帶入感的是NJ,也許是因為吳念真那本土性的嗓音;也許是因為他所經歷的一切。最厭惡的角色是金燕玲飾演的妻子,自私哭訴的同時,有沒有想過大家其實都一樣?回家在床上說的那一切,在上山前早就知道了,逃避可恥但有用,而且這種人很多,非常多。那NJ的舊情人呢?他們倆在一起似乎很開心,NJ對她聊若指掌,但她真的知道NJ要的是什麼嗎?她似乎也明白這個道理,所以才會不告而別,就跟當年一樣,卻相反。婆婆的畫面不多,但舉足輕重,就像上帝一般,聽著家人的告解,一句話也不說,卻什麼都知道了。
婷婷是個善良單純的女兒,嚮往著愛情、自責婆婆的受傷,一連一串的社會現實不斷著打擊她,她好累,只能在夢中想像美好的世界,就像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》的小四那樣天真,只是沒鑄下大錯,學習面對這一切,是舊情人和NJ的混合體。似乎滿多人認為她演得差,個人認為還好,而且聲音讓我想到《藍色大門》的桂綸鎂,讓那婉約的個性更有說服力。洋洋是個特別的存在,話不多卻總是語出驚人,導演有意將他想說的投射在他身上,童顏童語看似簡單,卻都沒有答案。
當然還有其他許多角色,除了老班底的客串讓人覺得有趣,其他各個都性格鮮明,不混亂也不冗餘(除了最後的刺殺案稍嫌劇情敗筆),更襯托出五位主角的個性,他們都代表著這個社會上那些真實存在的人物。

片中常常用玻璃中的鏡頭取代直接拍攝的畫面,像是訴說生活中的虛偽。在轉場時,常是聲音影像交錯的方式,引起我們的好奇心,更能呼應前後兩幕的關聯,父女雙雙約會的蒙太奇交互輝映讓情緒疊加得更飽滿!鏡頭的距離是最難表達的東西之一,不會遠到失去焦點,也不會貼近到過於特意刻寫,一切是那麼恰如其分。本片的第二顆婚禮鏡頭就直接震懾了我!彭鎧立(楊導的第三任妻子)所改編搭配的古典樂功不可沒,而雷鳴配上洋洋的情竇初開也非常可愛,兩人所選的曲目品味之高,甚至把舊情人比喻為音樂,應該是他音樂性最強的一部——只是偶爾配樂還是有些過滿——不論是快樂頌還是華爾滋,幾乎和畫面搭配的溫和自然,拉住我們的情緒。

愚鈍如我,打了這麼多,仍無法用文字表達看完後所感受到的十分之一,但最後的共鳴,請容我放在IG賣個關子。

「你不在的時候,我有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。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,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,結果,還是差不多,沒什麼不同。只是突然覺得,再活一次的話,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,真的沒那個必要。」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光陰的故事》臺灣新電影的起點

通靈王〈與恐山再會〉Netflix 中文版翻譯歌詞

《消失的情人節》孤獨的痴漢